典型文献
基于地方场域的实践: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解析留学归国人员的求职困境
文献摘要:
随着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的不断增加,海归就业难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公共讨论,也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视野.论文借助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场域、共知、惯习、资本等作为概念工具,基于33位硕士归国人员与73位雇主的访谈资料,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留学归国人员的求职困境.结果表明,留学归国人员和雇主分别处于国际教育场域和本土就业场域.国际教育场域以西方机构发布的全球院校排名为主要表征,根植于西方为主导的全球高等教育等级体系.因而留学人员往往认为留学获取的资本在本土就业场域具有可转换性,有利于个人及家庭的向上社会流动(upward social mobility).而雇主的招聘实践受到本土就业场域内一系列本地化规制的影响,近年来对海外资本的需求和认可度逐渐降低,更加重视本地化文化资本和植根于本地场域的具身体验.论文的分析兼顾本土地方实际、全球教育结构以及个人能动性,为留学归国人员和雇主之间关于海外资本价值的非对称认知与相关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揭示了资本在社会流动性、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地方动态转换过程,并强调移民语境下的资本、共知、惯习等具有明显的地方根植性特征.
文献关键词:
留学归国人员;就业;实践理论;地方场域;布迪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戚云亭;任然;曹凯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英国伦敦TW20 0EX;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100081;牛津大学社会学系,英国牛津OX1 1JD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戚云亭;任然;曹凯-.基于地方场域的实践: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解析留学归国人员的求职困境)[J].地理科学进展,2022(10):1913-1925
A类:
地方场域
B类:
布迪厄,实践理论,理论解析,留学归国人员,求职,出国留学人数,学回,回国,海归,公共讨论,惯习,概念工具,雇主,访谈资料,地理学,别处,国际教育,教育场域,方为,全球高等教育,等级体系,留学人员,上社,upward,social,mobility,招聘,本地化,外资,认可度,文化资本,植根于,具身体验,全球教育,教育结构,资本价值,理论解释,社会流动性,全球化背景,跨地方,动态转换,转换过程,调移,移民,根植性
AB值:
0.377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