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方粳稻优化穗部性状和籼型血缘改良品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进入"十一五"以来,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为首的北方粳稻育种团队,以提高北方粳稻品质为主攻目标,以改良穗部性状为突破口,以调控籼型血缘为主要途径,在相关性状遗传与生理基础、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明确了直立穗型由一对显性基因EP1空制,表现穗节间缩短、枝梗数和穗粒数增多、着粒密度增大,在改善产量性状的同时影响外观和加工品质.研究发现,东北粳稻引进籼稻遗传背景,有利于提高产量潜力,但是对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带来负面效应.(2)首创水稻理想穗型概念,提出或改进颈穗弯曲度、穗型指数、维管束效率、一次枝梗效率、籼型频率等行之有效的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方优质高产粳稻理想穗型量化选择指标体系:颈穗弯曲度<40°、穗型指数>0.50、维管束效率≥0.75、一次枝梗效率≈1.0、一次枝梗数≥15、糙米率≥83%、整精米率≥68%、垩白粒率≤10%、食味值≥80;控制籼型频率在10%左右,有利于实现产量与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的协调统一.(3)系统总结归纳上述研究成果,创立了以优化穗部性状和籼型血缘为特色的北方粳稻品质改良理论与技术体系:选择优良籼粳交后代,以优质高产粳型种质资源进行回交或复交,通过定向选择优化籼型血缘提高食味品质,增加穗颈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选择二次枝梗上位优势型降低强弱势粒充实度差异,实现在保持产量水平基础上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同步改良.促进21世纪以来东北粳稻单产增加16.60%,面积增加96.88%,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由9.51%提高到17.91%,实现了面积、单产和品质同步显著提升.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文献关键词:
水稻;北方粳稻;穗部性状;籼型血缘;品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海;孙健;徐铨;潘国君;周广春;张忠旭;孙玥;徐正进;陈温福
作者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沈阳110866;黑龙江省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26;吉林省水稻研究所,长春130499;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沈阳110101;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3003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海;孙健;徐铨;潘国君;周广春;张忠旭;孙玥;徐正进;陈温福-.北方粳稻优化穗部性状和籼型血缘改良品质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22(02):135-142
A类:
籼型血缘
B类:
北方粳稻,穗部性状,改良品质,品质研究,十一五,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为,育种团队,主攻,相关性状,性状遗传,生理基础,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培育研究,直立,穗型,显性基因,EP1,节间,枝梗数,穗粒数,产量性状,加工品质,东北粳稻,籼稻,遗传背景,提高产量,产量潜力,食味品质,负面效应,首创,弯曲度,优质高产,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食味值,产量与品质,协调统一,品质改良,理论与技术,择优,籼粳交,后代,回交,复交,定向选择,穗颈维管束,二次枝,上位,强弱势粒,充实度,产量水平,单产,问题与发展
AB值:
0.3262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