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M/C3N4/AC (M=Au,Pt,Ru)催化乙炔与二氯乙烷耦合反应:双功能催化剂性能如何?
文献摘要: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在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按照原料来源划分,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基于煤炭的电石法和基于石油的"平衡法".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电石乙炔法是合成聚氯乙烯的主要途径.该方法采用乙炔与氯化氢在活性炭担载氯化汞催化剂上进行氢氯化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然而,由于汞催化剂的挥发性以及毒性,开发汞替代催化剂迫在眉睫.乙炔与二氯乙烷耦合反应是将煤炭与石油资源共同利用来制备聚氯乙烯的一条极具吸引力的途径.相对于研究相对成熟的氢氯化反应,目前耦合反应的研究较少,所开发的催化剂活性与氢氯化体系相比仍有数量级的差距,反应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二氯乙烷是通过先裂解产生氯化氢,后者再与乙炔发生氢氯化反应,还是二氯乙烷活化后直接与乙炔进行耦合反应.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结合预氧化-热裂解的新方法用于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氮化碳基催化剂,并且将其应用到二氯乙烷裂解反应中,获得较好的活性.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预氧化温度能够调控不同氮物种缺陷的分布,并发现较高的吡啶氮含量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催化催化裂解反应的活性.进一步添加金属组分(金、铂和钌)修饰上述氮化碳催化剂构建了一系列M/C3N4/AC (M=Au,Pt,Ru)双金属催化剂.结合多种表征技术、稳态反应性能测试以及动力学研究发现,金属组分主要以氯化物的形式单原子分散在载体上,且金属的存在造成两种反应物分子在金属位点上的竞争吸附,因此催化剂在强化氢氯化反应的同时,也减弱了脱氯化氢反应性能,其催化耦合反应总体性能呈现如下趋势:Au/C3N4/AC>Pt/C3N4/AC>Ru/C3N4/AC.基于上述结论,通过装填C3N4/AC和单原子催化剂Au/C3N4/AC的串联反应器,实现了耦合反应的过程强化.综上可见,二氯乙烷脱氯化氢反应是乙炔与二氯乙烷耦合反应的必要步骤,未来催化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乙炔与二氯乙烷的活化需要不同的活性位点.
文献关键词:
乙炔氢氯化;双功能催化剂;加氢脱氯;二氯乙烷;氯乙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晴;王诗怡;王梦茹;牟效玲;林荣和;丁云杰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杭州31123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晴;王诗怡;王梦茹;牟效玲;林荣和;丁云杰-.M/C3N4/AC (M=Au,Pt,Ru)催化乙炔与二氯乙烷耦合反应:双功能催化剂性能如何?)[J].催化学报,2022(03):820-831
A类:
氯化体系
B类:
C3N4,AC,Au,Pt,Ru,二氯乙烷,耦合反应,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剂性能,聚氯乙烯,通用塑料,生产方法,电石法,平衡法,煤炭资源,乙炔法,氯化氢,活性炭,氯化汞,氢氯化反应,反应得,挥发性,石油资源,催化剂活性,数量级,反应机制,乙炔发生,预氧化,热裂解,高活性,高稳定性,氮化碳,碳基催化剂,乙烷裂解,裂解反应,氧化温度,吡啶氮,氮含量,催化裂解,双金属催化剂,表征技术,反应性能,试以,动力学研究,氯化物,原子分散,反应物,金属位点,竞争吸附,总体性能,装填,单原子催化剂,串联反应,反应器,过程强化,活性位点,乙炔氢氯化,加氢脱氯
AB值:
0.2393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