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智能、承接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新"索洛悖论"和基于AI专利的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本文以主要经济体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新"索洛悖论"现象为起点,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和知识生产元技术,可以通过要素替代、效率提升和知识创造等多条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仅对我国经济增长规模产生了提升效应,对增长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在宏观层面呈现新"索洛悖论"特征,省域发展阶段和承接能力差异是背后的主要原因.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技术收益难以通过地理位置或经济水平相近而溢出至邻近省域.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省域承接能力的限制和调节,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约束较强,产业结构则使东部领先省域的部分技术收益受阻,而我国省域间产业布局缺乏协同配合则有可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长期发展和增长提升潜力形成负面影响.为更好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向、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后发地区增长规模和速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经济增长;新"索洛悖论";承接能力
作者姓名:
陈楠;蔡跃洲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楠;蔡跃洲-.人工智能、承接能力与中国经济增长——新"索洛悖论"和基于AI专利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22(11):39-57
A类:
B类:
承接能力,中国经济增长,索洛悖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知识生产,元技术,要素替代,知识创造,多条,传导机制,省域,提升效应,增长速度,面呈,能力差异,机制分析,空间溢出效应,市场规模,研发投入,欠发达地区,产业布局,协同配合,长期发展,提升潜力,引导人,应用方向,后发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
AB值:
0.2902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