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临床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临床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6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相关诊断标准划分为躁狂发作组(29例)、抑郁发作组(27例)及混合发作组(10例),并纳入年龄、性别配对的30名正常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等炎性因子水平,评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量表(BRMS),并分析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HAMD评分、BRMS评分的关系.结果 混合发作组血清NGF、BDNF、IL-4水平显著低于,IL-1β水平显著高于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以及对照组,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发作组、抑郁发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发作组、躁狂发作组BRMS评分显著高于抑郁发作组,混合发作组、抑郁发作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躁狂发作组,(P<0.05);血清NGF、BDNF水平、IL-4水平与HAMD评分、BRMS评分呈负相关,IL-1β水平与HAMD评分、BRM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临床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混合发作较单一临床相患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促炎因子水平更高等方面.
文献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相;神经营养因子;炎性因子
作者姓名:
刘军;侯莹莹;黄文广;王丹;程栋梁;丁红运
作者机构:
漯河市中心医院精神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军;侯莹莹;黄文广;王丹;程栋梁;丁红运-.双相情感障碍不同临床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2(06):733-735
A类:
CCMD3
B类: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相,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我院,中国精神,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躁狂发作,抑郁发作,体检人员,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白细胞介素,炎性因子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RMS,促炎因子
AB值:
0.1234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