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寄主植物对不同种群密度樟叶蜂取食后的生理防御响应
文献摘要:
[目的]叶片受害虫取食后诱导生理防御响应是植物抵御昆虫危害的关键机制.[方法]以樟树(Cinnamomumcamphora)幼苗及其食叶害虫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为研究体系,设置种群密度20(20头/株)、种群密度40(40头/株)和对照(无虫害)等3种处理的盆栽控制试验,于处理结束后第1天(D1)和第10天(D10)采集害虫危害的樟树叶片,研究不同种群密度樟叶蜂取食对樟树叶片其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单宁)、植物激素(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和营养成分(总糖、氨基酸)含量以及樟树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并探究樟树幼苗生物量与叶片中3种防御性物质之间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相比,在D1时种群密度20显著降低叶片总酚、茉莉酸甲酯和总糖含量,分别为19.3%、5.3%和27.3%,显著增加茉莉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4.1%和45%;种群密度40显著降低叶片茉莉酸甲酯含量16.0%,显著增加总糖含量26.8%.D10时,种群密度20显著降低茉莉酸甲酯含量16.2%,显著增加茉莉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27.6%和47.7%;种群密度40虫害显著降低茉莉酸甲酯含量25.1%,显著增加总酚、茉莉酸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0.1%,18.3%和25.4%.与对照相比,种群密度20和种群密度40分别显著降低叶片生物量30.4%和46.8%,分别降低幼苗总生物量10.6%和14.2%.[结论]两种不同种群密度樟叶蜂取食后叶片的生理防御响应有别,总酚和总糖含量因受种群密度40虫害显著增加,而种群密度20虫害往往减少;2个观测时间叶片对虫害的响应也存在差异,其中单宁、总糖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茉莉酸反之.昆虫取食诱导叶片次生代谢物质、植物激素和营养成分等防御性物质的变化,生理防御性物质的协同和权衡因虫害密度而不同,叶片虫害防御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樟叶蜂;防御机制;樟树;次生代谢物质;植物激素
作者姓名:
程柯方;刘俏;程远东;梁宽;陈伏生
作者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
引用格式:
[1]程柯方;刘俏;程远东;梁宽;陈伏生-.寄主植物对不同种群密度樟叶蜂取食后的生理防御响应)[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2(06):1457-1465
A类:
樟叶蜂,Cinnamomumcamphora,Mesoneura,rufonota
B类:
寄主植物,种群密度,防御响应,受害,昆虫危害,关键机制,幼苗,食叶害虫,研究体系,虫害,盆栽,D10,害虫危害,樟树叶片,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单宁,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营养成分,防御性,总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加总,低幼,总生物量,后叶,观测时间,反之,昆虫取食,导叶,防御机制
AB值:
0.1582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