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环境信息披露的微观经济效应: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基于《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准自然实验
文献摘要:
以2015年中国实施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外生冲击,利用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其所在地市级层面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证实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显著增加微观企业经济绩效,且此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一系列检验后,该结果依旧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得外部投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接受度,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绩效的增长.进一步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以及位于环境执法力度更强地区的企业,其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更大程度地改善企业经济绩效.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为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环境规制执行力度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经济绩效;影响机制;双重差分模型;动态效应分析;异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文剑;程煜;汪峰;韦烨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文剑;程煜;汪峰;韦烨-.环境信息披露的微观经济效应: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基于《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准自然实验)[J].产业经济研究,2022(03):72-85
A类:
B类:
微观经济,经济效应,经验证据,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开办,准自然实验,外生冲击,制造业上市公司,所在地,地市级,DID,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微观企业,企业经济绩效,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机制检验,技术改进,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产品,接受度,三重差分模型,异质性分析,非国有企业,环境执法力度,高会,解环,内在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环,强环境规制,执行力度,政策启示,双重差分模型,动态效应分析
AB值:
0.260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