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出土文献视域下的《左传》成书过程
文献摘要:
战国社会广泛流传的春秋史短章文本,构成了编年体《左传》成书的直接来源.出土文献的事例证明,编年体《左传》之前的"《左传》原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呈散编形态的春秋史"事语"."事语"的称谓和内涵来源于战国秦汉社会的文献类别和使用惯例,而非当代学界的一般性指称.《左传》编者对春秋史"事语"的择取和加工方法,除了"割裂文本"、"整合文本",还重在连缀文本、修饰文本,以使它们依次相序、连贯而呈体系化,进而展现自家的价值评判.同时,《左传》的成书历程也是春秋史的书写主体由史官群体经诸子百家转移到儒家学者的过程.
文献关键词:
出土文献;《左传》;春秋史;事语;成书
作者姓名:
刘全志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100875
引用格式:
[1]刘全志-.出土文献视域下的《左传》成书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76-87
A类:
B类:
出土文献,文献视域,左传,成书过程,战国,春秋史,编年体,接来,事例,例证,事语,称谓,秦汉,用惯,惯例,非当,一般性,指称,编者,择取,加工方法,割裂,连缀,缀文,次相,相序,连贯,自家,价值评判,史官,诸子百家
AB值:
0.425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