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与"传":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
文献摘要:
从思想的创作、表达、传承及思想文本生成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经典文本中的典、谟、训、诰、誓、命、祝、诔、诗、歌、赋、颂、箴、铭、序、辞、传、解、说、记等各种文体形式,实际都不外"经""传"两种性质.由于春秋战国处于中国历史上最为剧烈的思想解构与重构时期,故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结构演变的真正原因皆应归结于思想史.先秦时期的文体类型和文本结构可分为"经""传"分离型、"经""传"合体型和"经""传"交叉型三种基本类型,其发展演变则大致经历了早期创立"经""传"、中期"以'传'入'经'"和后期自造"经""传"三个历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吕氏春秋》一书的字数问题,则不难发现它其实乃是起于人们对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结构特点的失察.
文献关键词:
"经";"传";思想史;文本类型;文体结构
作者姓名:
高华平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华平-."经"与"传":思想史视野中的先秦文体类型和文本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2022(06):1-13
A类:
B类:
思想史,野中,文体类型,文本特点,思想文本,文本生成,先秦时期,经典文本,文体形式,不外,种性,春秋战国,中国历史,解构与重构,文本结构,结构演变,真正原因,于思,体型,交叉型,基本类型,发展演变,变则,自造,历史阶段,吕氏春秋,字数,不难,实乃,乃是,失察,文本类型,文体结构
AB值:
0.4863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