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锦菊素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锦菊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的变化作为效应学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锦菊素给药后以上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锦菊素可明显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PASI评分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显示,锦菊素干预组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小鼠表皮增厚情况,降低表皮细胞中Ki67的表达水平.炎症因子及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锦菊素干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100a8、S100a9、IL-17A、IL-6、IL-1β表达降低,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 及IL-17A表达降低.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加.此外,锦菊素还能够下调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显著抑制P65入核,提示锦菊素能够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活化.结论 锦菊素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症状和体征,该项作用可能与抑制角质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相关.
文献关键词:
锦菊素;银屑病;咪喹莫特;Th17细胞;Treg细胞;炎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悦;陆奕;杨婧雯;王钰凯;张梦莹;周芳;王广基;许正新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江苏 扬州 225000;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复杂组分PK-PD 结合研究"创新单元,江苏 南京 210009;江苏省非编码RNA 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悦;陆奕;杨婧雯;王钰凯;张梦莹;周芳;王广基;许正新-.锦菊素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探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2(12):1801-1808
A类:
锦菊素,S100a8,S100a9
B类:
银屑病,模型小鼠,药效学,机制探究,药效作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背部皮肤,皮损面积,炎症因子水平,分子生物学,小鼠皮肤,皮肤红斑,鳞屑,PASI,组织病理学,标显,剂量依赖,量依赖性,皮增厚,表皮细胞,Ki67,皮肤组织,17A,IFN,淋巴结,Th17,Treg,P65,蛋白磷酸化,白活,症状和体征,角质细胞
AB值:
0.233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