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8F-FDG PET-CT基线SUV
max与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
18F-FDG PET-CT基线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与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基线SUV
max对判断淋巴瘤类型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间就诊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基线行PET-CT的96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生存情况与基线PET-CT SUV
max的关系。以非参数检验和
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
P<0.05数据纳入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通过SUV
max判断侵袭性淋巴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确定最佳临界值。通过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
Log-rank检验差异。
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基线SUV
max不同(
P=0.035),其中侵袭性淋巴瘤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淋巴瘤(
P=0.024)。年龄>60岁(
P=0.038)、Ⅲ-Ⅳ期(
P=0.011)、伴有B症状(
P=0.019)的SUV
max较高。临床分期晚(
P=0.001)和侵袭性淋巴瘤(
P=0.037)是高SUV
max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SUV
max可用于判断淋巴瘤侵袭性(
P=0.024)。伴有B症状显著影响淋巴瘤患者总生存(
P=0.020),且SUV
max高者总生存具有更差趋势(
P=0.239)。
结论:基线SUV
max可作为判断淋巴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PET-CT对淋巴瘤辅助诊断、精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文献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最大标准摄取值;淋巴瘤;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刁玉竹;赵鹏;刘珍珍;李霏;陈舒晨;高红;李晓玲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沈阳 11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刁玉竹;赵鹏;刘珍珍;李霏;陈舒晨;高红;李晓玲-.18F-FDG PET-CT基线SUV
max与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相关性分析
)[J].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2022(03):219-223
A类:
B类:
18F,FDG,PET,SUV
,max,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最大标准摄取值,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临床特点,生存情况,非参数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rank,非侵袭性,临床分期,总生存,高者,辅助诊断,精准治疗,临床价值,体层摄影术,正电子,电子发射,线计算
AB值:
0.18792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