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8 F-FDG PET/CT显像对胃淋巴瘤与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淋巴瘤与胃癌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09月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淋巴瘤患者及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部病灶的位置、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血糖类抗原199(glucose antigen 199,CA199)的结果以及胃外组织侵犯的情况.统计学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胃淋巴瘤组与胃癌组患者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胃淋巴瘤组患者平均年龄较胃癌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淋巴瘤组病灶发生在贲门的比例明显低于胃癌组,发生在胃底、胃体的比例明显高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淋巴瘤组与胃癌组病灶发生在胃窦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淋巴瘤组SUVmax平均值明显高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诊断临界值为9.55,约登指数为0.562,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72.9%,特异性为83.3%.胃淋巴瘤组血CEA及CA199升高比例较胃癌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淋巴瘤组对脾脏、肠道及胰腺侵犯率明显高于胃癌组,肝脏侵犯率低于胃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鉴别胃淋巴瘤与胃癌中有重要价值,可辅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胃淋巴瘤;胃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谯凤;徐慧琴;苏晓雨;薛杨央;何延辉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谯凤;徐慧琴;苏晓雨;薛杨央;何延辉-.18 F-FDG PET/CT显像对胃淋巴瘤与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2(17):3209-3212
A类:
B类:
FDG,PET,胃淋巴瘤,鉴别诊断价值,18F,鉴别诊断意义,我院,月经病,胃癌患者,胃部,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血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类抗原,glucose,CA199,统计学分析,性别分布,平均年龄,贲门,胃底,胃体,胃窦,比例差异,约登指数,高比例,脾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AB值:
0.26800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