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弹射座椅动力作用段姿态与轨迹解算
文献摘要:
针对试验中现役第三代弹射座椅不能自主获取弹射姿态与轨迹问题,研究基于自封闭惯性导航(以下简称惯导)原理,借助试验采集的过载与角速度数据,通过低通滤波与移动平均处理后,采用四元数法与二子样圆锥误差补偿法,分别进行弹射座椅动力作用段姿态与轨迹解算,获得了2发X1型弹射座椅零速度-零高度试验(简称零-零试验)与2发X2型弹射座椅450 km/h火箭撬滑轨试验的动力作用段姿态与轨迹曲线,并将其与光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子样法对于四元数法精度修正有限,人椅系统弹射后不必考虑非定轴转动带来的误差影响;2发零-零试验中,影响东向轨迹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横滚角误差,影响北向轨迹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偏航角与俯仰角误差,影响天向轨迹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俯仰角误差;2发450 km/h火箭撬滑轨试验中,影响东向与北向轨迹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时间累积误差,而累积误差对于天向轨迹精度影响较小;误差主要来源于安装、对准、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后续将开展误差纠正研究.
文献关键词:
弹射座椅;姿态与轨迹;动力作用段;过载;角速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吉霞斌;张通;张瑞芯;徐航;王佩;金利英
作者机构: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弹射救生技术研发部,湖北 襄阳441003;西北工业大学 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72;湖北文理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441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吉霞斌;张通;张瑞芯;徐航;王佩;金利英-.弹射座椅动力作用段姿态与轨迹解算)[J].兵工学报,2022(03):565-573
A类:
动力作用段,姿态与轨迹,火箭撬滑轨
B类:
弹射座椅,现役,第三代,轨迹问题,自封闭,惯性导航,惯导,过载,角速度,低通滤波,移动平均,四元数法,二子,子样,圆锥误差,误差补偿,补偿法,X1,X2,轨迹曲线,结果对比,必考,定轴转动,误差影响,东向,轨迹精度,横滚,北向,偏航角,俯仰角,时间累积,累积误差,精度影响,对准
AB值:
0.2653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