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极/超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危险因素及脑血流监测的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极/超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危险因素、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转归。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重度IVH分为重度IVH组和非重度IVH组,分析重度IVH的危险因素;根据校正胎龄40周时转归情况将重度IVH组再分为好转组和未好转组(有并发症),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共纳入346例患儿,重度IVH组 38例(11.0%),其中Ⅲ级、Ⅳ级IVH发生率分别为8.7%(30/346)、2.3%(8/346);非重度IVH组308例(8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28周(
OR=4.365,95%
CI 1.055~18.054),5 min Apgar评分≤7分(
OR=8.749,95%
CI 2.214~36.042)、绒毛膜羊膜炎(
OR=3.245,95%
CI 1.127~9.344)、1 h二氧化碳分压波动>25 mmHg(
OR=7.728,95%
CI 1.738~80.907)、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OR=10.883,95%
CI 3.746~31.621)是发生重度IVH的危险因素。重度IVH患儿中死亡6例,好转组20例,未好转组12例,好转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下降较快,平均血流速率恢复较快。
结论:出生胎龄<28周、5 min Apgar评分≤7分、绒毛膜羊膜炎、1 h 二氧化碳分压波动>25 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极/超早产儿发生重度IVH的危险因素,动态脑血流监测对重度IVH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提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重度;危险因素;脑血流动力学;极早产儿;超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晏路标;陈玉林;韩树萍;余章斌;张俊
作者机构: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南京 2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晏路标;陈玉林;韩树萍;余章斌;张俊-.极/超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危险因素及脑血流监测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22(04):315-320
A类:
B类:
超早产儿,重度脑室内出血,病例对照研究,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转归,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周早产儿,Apgar,绒毛膜羊膜炎,二氧化碳分压,mmHg,用血,血管活性药物,大脑中动脉血流,血流阻力,血流速,出生胎龄,极早产儿
AB值:
0.1370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