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4例恶性肿瘤(宫颈癌74例,肺癌65例,卵巢癌55例,结直肠癌50例,胃癌43例,食管癌35例和胰腺癌32例)患者作为肿瘤组,并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肿瘤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AT)、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和晚期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1),APTT均缩短(P<0.05或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TT缩短(P<0.05),AT活性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与早期肿瘤组患者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PT延长(P<0.01),TT缩短(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类型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5或P<0.01),除食管癌外的不同类型肿瘤组患者APTT均缩短(P<0.05或P<0.01),肺癌、卵巢癌和食管癌患者TT均缩短(P<0.05或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FIB、D-Dimer和FDP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胰腺癌患者AT活性降低(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NLR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主要表现为APTT缩短及FIB、D-Dimer水平和NLR升高,晚期肿瘤患者还可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升高和AT降低,提示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紊乱,易并发血栓事件.
文献关键词:
恶性肿瘤;凝血指标;凝血状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敏;于鹏跃;王言;宋燕珂;李峣;孙莹;赵丽艳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吉林 长春 13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敏;于鹏跃;王言;宋燕珂;李峣;孙莹;赵丽艳-.外周血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1):203-210
A类:
B类:
血凝,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NLR,恶性肿瘤患者,前机,机体凝血,凝血状态,评估价值,患者临床治疗,淋巴细胞比值,宫颈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TNM,健康体检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Dimer,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AT,食管癌患者,晚期卵巢癌,卵巢癌患者,晚期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紊乱,血栓事件
AB值:
0.1784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