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藏米拉山土壤团聚体垂直地带性特征
文献摘要:
为探明米拉山土壤结构及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200 m梯度,选取研究区海拔4 200~5 000 m间土壤,对>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WD)和分形维数(D)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不同海拔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海拔5 000,4 800 m 土壤容质量及孔隙度结构均优于4 200~4 600 m,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海拔降低先减小后增大,4 600 m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p<0.05)小于其余海拔.② 研究区土壤机械稳定性及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 mm粒径为主.总体上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均表现为海拔5 000,4 800 m优于4 200~4 600 m,其MWD,GMD值相对较高,PAD值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筛与湿筛两种条件下的D值随海拔增加而变小.③ 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容质量及大团聚体含量直接影响团聚体稳定性.海拔是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差异、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异同的重要因素.④海拔通过改变水热条件,间接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有机质周转、土壤侵蚀过程,从而导致土壤结构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
文献关键词:
米拉山;垂直地带性;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喻武;任德智;杨文姬;宋珺;乔锋;李晶
作者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农牧学院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西藏林芝860000;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成都611130;山合林(北京)水土保持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38;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展和改革部,北京100844;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喻武;任德智;杨文姬;宋珺;乔锋;李晶-.西藏米拉山土壤团聚体垂直地带性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7):59-69
A类:
B类:
米拉山,垂直地带性,土壤结构,野外调查,室内试验,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平均直径,GWD,分形维数,不同海拔,基本理化性质,孔隙度,先减,水稳性团聚体,上机,机械稳定性团聚体,GMD,湿筛,土壤有机质,大团聚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水热条件,间接影响,植被覆盖,周转,土壤侵蚀,侵蚀过程
AB值:
0.25888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