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n,Ce,Zn三掺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文献摘要:
利用第一性原理, 研究了 Mn,Ce,Zn三掺铌酸锂(LiNbO3, LN)晶体及对比组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 结果显示, Mn或 Ce单掺 LiNbO3晶体的杂质能级分别由 Mn3d和 Ce4f轨道电子贡献; Mn和 Ce双掺样本 LNⅢ在 3.34,2.87,2.42和 1.42eV 产生光吸收; Mn,Ce 和 Zn 三掺样本 LNⅣ的吸收峰出现在 3.13,2.73,2.38, 1.90,1.65eV等处; 当掺 Zn2+的摩尔分数达阈值(约 7%)时, 三掺样本 LNⅤ吸收峰出现在 2.87,2.42,1.78和1.53eV附近. 比较双掺以及两种三掺体系, LNⅤ在 1.53eV 处的吸收明显增强. 研究认为双掺和三掺样品中Mn和 Ce离子间存在电荷转移, 基于此可以解释多掺样品中新出现的光折变吸收峰. 通过比较, 认为 Zn2+浓度达阈值的三掺样品在双光存储中更具优势: 除通常选作深、 浅中心的 Mn 2.87eV和Ce 2.42eV吸收外, 还可选Ce 2.42eV与 Mn 1.53eV组合, 双光存储应用使时后者衍射效率更高、 灵敏度更好、 动态范围更大.
文献关键词:
三掺铌酸锂晶体;第一性原理;双中心模型;电子结构;吸收光谱
作者姓名:
刘林凤;张耘;邱晓燕;罗娅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
引用格式:
[1]刘林凤;张耘;邱晓燕;罗娅-.Mn,Ce,Zn三掺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130-140
A类:
三掺铌酸锂晶体,Ce4f,42eV,65eV,53eV,87eV,双中心模型
B类:
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LiNbO3,LN,光学特性,能级,Mn3d,轨道电子,子贡,双掺,生光,光吸收,吸收峰,Zn2+,摩尔分数,明显增强,掺和,电荷转移,新出现,折变,光存储,衍射效率,动态范围,吸收光谱
AB值:
0.2490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