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乳腺化生性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文献摘要:
乳腺化生性癌(MpBC)是一组罕见、形态学异质且极具侵袭性的疾病,病理可以分为多种组织学亚型.MpBC定义为组织学上至少存在典型的上皮和间充质细胞2种成分.因其罕见,目前尚无针对MpBC的标准化治疗,治疗推荐多由浸润性导管癌外推而来.近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提高,MpBC越来越被重视.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MpBC多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传统TNBC相比,MpBC生存更差.手术、化疗和放疗仍然是MpBC的主要治疗方法.MpBC具有遗传异质性,存在体细胞突变,最常见的是TP53、PIK3CA、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这些基因均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在这些肿瘤中也观察到PD-L1的过表达,提示免疫治疗在MpBC的治疗中可发挥作用.本研究对MpBC各种类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分子学改变、治疗及预后进行阐述,为MpBC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理;分子学改变;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预后
作者姓名:
孙红娜;徐君南;余加兴;孙涛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辽宁省乳腺癌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42
引用格式:
[1]孙红娜;徐君南;余加兴;孙涛-.乳腺化生性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12):865-872
A类:
MpBC
B类:
乳腺化生性癌,诊断和治疗,治疗进展,侵袭性,组织学亚型,上至,间充质细胞,标准化治疗,浸润性导管癌,外推,研究技术,实质性进展,三阴性乳腺癌,TNBC,放疗,遗传异质性,体细胞突变,TP53,PIK3CA,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治疗靶点,L1,过表达,免疫治疗,各种类型,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学改变,治疗及预后,发病机理,靶向治疗
AB值:
0.2795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