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分子分型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ProMisE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至202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ProMisE分子分型的EC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4种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相关分子特征.结果:1)分子病理特征:86例EC患者中位年龄57岁,其中POLE超突变2例(2.33%),MMRd亚型27例(31.40%),NSMP亚型35例(40.70%),p53abn亚型22例(25.58%);86例EC中,子宫内膜样腺癌66例,4种分子分型所占比例分别为:POLE突变亚型3.03%(2/66)、MMRd亚型34.85%(23/66)、NSMP亚型45.45%(30/66)、p53abn亚型16.67%(11/66).浆液性癌10例,分子分型所占比例分别为:NSMP亚型20%(2/10)、p53abn亚型80%(8/10).4种分子分型患者的分期、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LE、MMRd、NSMP亚型更倾向于临床早期(在FIGO I~II期中占比更高)和子宫内膜样癌类型,而p53abn型患者诊断时更多为III~IV期和非内膜样癌.在子宫内膜样癌中,POLE和NSMP亚型主要为高中分化;MMRd和p53abn亚型多为中低分化;2)免疫相关分子学特征:86例EC患者中,共59例患者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MMRd亚型患者的PD-L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OLE超突变型、NSMP亚型、p53abn亚型患者(P<0.05).结论:EC的4种分子分型的构成比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与传统的组织学分类相比,EC的ProMisE分子分型在临床应用中更客观、重复性强,对EC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未来可探索用作添加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为EC患者个体化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病理特征
作者姓名:
孙丽丽;刘格丹;贾楠;冯炜炜
作者机构:
20002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妇产科;20001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丽丽;刘格丹;贾楠;冯炜炜-.不同分子分型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2(05):435-441
A类:
ProMisE,MMRd,p53abn
B类:
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endometrial,cancer,EC,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瑞金医院,复旦大学,妇产科,产科医院,高通量测序技术,免疫相关分子,分子特征,分子病理,POLE,超突变,NSMP,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病理类型,级差,FIGO,子宫内膜样癌,III,IV,低分化,分子学特征,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death,ligand,L1,免疫组化法,阳性表达率,突变型,构成比,预测作用,辅助治疗,诊断及治疗
AB值:
0.197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