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功能检测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电流感觉阈值检测(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牙髓电活力测试(electrical pulp test,EPT)以及两点测试(two-point discrimination,2PD)对下牙槽神经损伤致下唇麻木患者的下牙槽神经损伤程度以及预后进行量化评价,建立下牙槽神经损伤诊断检测方案,并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21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门诊就诊因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导致的单侧下牙槽神经损伤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判定患者感觉恢复程度.随访过程中,若患者VAS<3分,则判定患者感觉恢复,将其纳入恢复组,并且随访结束.若随访时间超过1年,且患者VAS≥3分,则判定患者感觉未恢复,将其纳入未恢复组.对不同组别的患者分别进行CPT、EPT和2PD测试,对3种测试健侧与患侧数值进行比较和对其与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46例.随访过程中有44例患者出现VAS<3,设为恢复组,平均恢复时间为(4.1±1.4)个月.其余16例患者设为未恢复组.所有患者健侧与患侧的CPT、EPT、2PD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唇感觉恢复组与未恢复组患者患侧的数据,仅在CPT为5 Hz时以及EPT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CPT为5Hz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着较高的灵敏度(93.8%)和特异度(87.5%).同样EPT也有着较高的灵敏度(93.8%)以及特异度(93.8%).患侧CPT(5 Hz)和后牙EP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CPT、EPT、2PD均可以对下牙槽神经损伤与否进行评估.其中CPT 5 Hz时测得的数值以及后牙EPT可以对神经恢复预后进行评估.
文献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损伤;电流感觉阈值检测;电活力测试;两点辨别测试;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董亚兵;郝昀博;张文豪;王轶雯;陈敏洁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亚兵;郝昀博;张文豪;王轶雯;陈敏洁-.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功能检测及预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6):717-722
A类:
电流感觉阈值检测,两点辨别测试
B类:
下颌第三磨牙,第三磨牙拔除术,下牙槽神经损伤,预后分析,current,perception,threshold,CPT,牙髓,电活力测试,electrical,pulp,test,EPT,two,point,discrimination,2PD,下唇,麻木,神经损伤程度,量化评价,立下,损伤诊断,诊断检测,检测方案,预后评估,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第九人,口腔外科,外科门诊,门诊就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感觉恢复,恢复程度,随访时间,组别,健侧,患侧,预后相关性,中男,恢复时间,5Hz,后牙
AB值:
0.249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