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人们对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15例IF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IFP部位:胃窦4例,小肠8例,结肠1例,食管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其余还表现为进食不畅、肠套叠及体重下降等.肿瘤均为单发,内镜显示突向腔内的黏膜下息肉.低倍镜下见瘤组织源于黏膜下层,梭形细胞呈洋葱皮样同心形排列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4和Vimentin弥漫性阳性,CD117阴性,Ki-67阳性指数1%~5%.临床治疗:4例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4例行ESD术,7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对15例患者进行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IF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可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文献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炎性纤维性息肉;组织病理;免疫表型;诊断
作者姓名:
刘梦梦;舒莉珊;巩幼洁;吴琼;张金莲;欧玉荣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蚌埠 233004;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蚌埠233000
引用格式:
[1]刘梦梦;舒莉珊;巩幼洁;吴琼;张金莲;欧玉荣-.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15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10):898-901,906
A类:
fibroid
B类:
炎性纤维性息肉,临床病理分析,inflammatory,polyp,IFP,临床病理学,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和治疗,蚌埠,胃窦,小肠,食管,腹痛,进食,肠套叠,体重下降,单发,内镜,低倍,黏膜下层,梭形细胞,洋葱皮,心形,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弥漫性,CD117,Ki,腹腔镜下,肿物,ESD,剖腹探查,良性肿瘤,肿瘤性病变,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消化道肿瘤
AB值:
0.349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