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道德理想与感情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艺术伦理观重释
文献摘要:
列夫·托尔斯泰提出通过人心的革命取代社会革命,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实现社会改造,其艺术伦理观即以此为基础而产生.艺术不是为上层阶级提供享乐的工具,而是承担着严肃的社会使命,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走向道德自我完善的途径;好的艺术作品或者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表现与"宗教意识"或者说道德良心相契合的感情;以"宗教意识"为基础的道德观应成为艺术家的根本立场与情感态度,道德纯洁性应成为感情的最高目标;未来的、真正的艺术应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贯彻博爱精神,实现人类大同的人道主义理想.托尔斯泰的艺术伦理观对片面强调艺术独立于道德的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等艺术观具有纠偏补弊的作用,其偏颇之处在于把欲望与理性、感官快乐与道德规范对立起来.
文献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道德理想;感情传达;艺术伦理
作者姓名:
郭玉生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引用格式:
[1]郭玉生-.道德理想与感情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艺术伦理观重释)[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83-88
A类:
感情传达
B类:
道德理想,托尔斯泰,艺术伦理,伦理观,社会革命,过道,自我完善,社会改造,享乐,严肃,社会使命,社会交往,道德自我,艺术作品,或者说,说道,道德良心,心相,相契,道德观,艺术家,根本立场,情感态度,纯洁性,全人类,博爱精神,大同,人道主义,片面强调,唯美主义,形式主义,艺术观,纠偏,偏颇,欲望,快乐,道德规范
AB值:
0.3610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