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暴露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暴露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参加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年度健康体检中不少于2次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共82880例.将研究对象根据累积hs-CRP暴露水平四分位数分为累积hs-CRP1组、累积hs-CRP2组、累积hs-CRP3组、累积hs-CRP4组;根据2006年度基线hs-CRP暴露水平四分位数分为hs-CRP1组、hs-CRP2组、hs-CRP3组和hs-CRP4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中新发心力衰竭累积发病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累积hs-CRP暴露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累积hs-CRP1组~累积hs-CRP4组分别有研究对象20751例、20679例、20733例、20717例.随着累积hs-CRP暴露水平升高,四组的年龄、体重指数、心率、总胆固醇水平、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占比均呈上升趋势(P均<0.001).平均随访(6.81±0.98)年,共新发心力衰竭991例,累积hs-CRP1组~累积hs-CRP4组累积新发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为0.66%、0.88%、1.31%、1.93%.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了包括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肌梗死在内的已知危险因素之后,相比累积hs-CRP1组,累积hs-CRP2组~累积hs-CRP4组新发心力衰竭的HR(95%CI)分别为:1.01(0.81~1.27)、1.24(1.01~1.53)和1.38(1.12~1.70),P值分别为0.918、0.041和0.002.校正了累积hs-CRP暴露之后,相比基线hs-CRP1组,基线hs-CRP2组~hs-CRP4组新发心力衰竭的HR(95%CI)分别为1.17(0.95~1.46)、1.22(0.99~1.50)和1.22(0.99~1.50),P均>0.05.结论:高水平的累积hs-CRP暴露是新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累积hs-CRP暴露对新发心力衰竭风险的影响要强于基线hs-CRP暴露.
文献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累积暴露;心力衰竭;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李挺;荣萍萍;裴恒;王志军;吴寿岭;郑宏伟;黄宇玲
作者机构: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开滦总医院心内科;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挺;荣萍萍;裴恒;王志军;吴寿岭;郑宏伟;黄宇玲-.累积高敏C反应蛋白暴露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22(09):881-888
A类:
CRP2,CRP3,CRP4
B类:
新发心力衰竭,hs,队列研究,次年,年度健康体检,开滦,离退休职工,入选标准,暴露水平,平四,四分位数,CRP1,Kaplan,Meier,累积发病率,log,rank,Cox,四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陈旧性心肌梗死,比基,累积暴露
AB值:
0.140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