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和低分子肝素对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中活化凝血时间达标情况及潜在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目前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中抗凝方案的有效性和不同抗凝药对术中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163例,其中158例术前接受有效抗凝治疗的患者均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服用不同药物分为三组:华法林组86例、达比加群酯组51例和低分子肝素(LMWH)组21例.分析患者房间隔穿刺后首剂肝素后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率(First-ACT达标率)、穿间隔后1 h ACT达标率(1 h-ACT达标率);比较三组间基础ACT值、First-ACT达标率、1 h-ACT达标率、ACT首次达标耗时、术中肝素总量情况.结果:158例患者中基础ACT结果:华法林组最接近有效范围,且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达比加群酯组及LMWH组比较,华法林组的First-ACT达标率及1 h-ACT达标率明显升高,而ACT首次达标耗时和术中肝素总量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达比加群酯组及LMW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上参考体重和ACT监测给予肝素的术中抗凝策略因未考虑不同术前抗凝药物对基础ACT的影响而存在缺陷.该策略下达比加群酯抗凝的房颤患者术中整体ACT达标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提示该群体围术期心房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潜在风险增高,应考虑适当增加首剂肝素量以提高该组围术期抗凝效果.
文献关键词: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活化凝血时间;华法林;达比加群酯
作者姓名:
施姣姣;颜清;杨沭;郦明芳;陈明龙;居维竹;季玲
作者机构: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姣姣;颜清;杨沭;郦明芳;陈明龙;居维竹;季玲-.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和低分子肝素对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中活化凝血时间达标情况及潜在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22(05):465-471
A类:
B类:
华法林,达比加群酯,低分子肝素,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活化凝血时间,血栓形成,成风,价目,抗凝方案,药对,凝血状态,我院,行房,受有,抗凝治疗,服用,不同药物,LMWH,房间隔穿刺,ACT,达标率,First,减低,参考体,抗凝策略,抗凝药物,存在缺陷,下达,房颤患者,围术期,栓塞事件,潜在风险,该组,抗凝效果
AB值:
0.199783
相似文献
依达赛珠单抗在中国人群对达比加群酯抗凝作用的逆转效应
杨艳敏;马长生;周菁;刘少稳;王利宏;王建安;吴书林;王景峰;汤宝鹏;洪葵;周浩;朱文静;李文芳;张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北京 10003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2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4;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940;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杭州 31001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脏中心,杭州 310003;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广州 51012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 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心血管病研究所,南昌 330008;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 325015;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北京 10003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