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孤岛"的自由: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
文献摘要: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一套与现代性休戚相关的民主社会运行机制.从公共领域的概念意涵,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发展衍进分析,上海"孤岛"(1937-1941)是生成于民国的最后一方公共领域.自公共领域的角度剖析,文学期刊作为"孤岛"公众舆论的最集中表述空间,其时代角色与社会功能均不容小觑.特别是依附于文学期刊的翻译活动,翻译作为外来文化的传输渠道,以及时代转捩点上新知识阶层社会担当的最突出表现方式,成为公共领域在"孤岛"的最有力注解.同时,从公共领域的角度阐释"孤岛"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及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失为文学史与翻译史研究中鲜少关注的重要议题.
文献关键词:
上海"孤岛";公共领域;文学期刊;翻译
作者姓名:
胡晨飞
作者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重庆400031;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晨飞-."孤岛"的自由:公共领域的生成与翻译文学期刊的勃兴)[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03):92-102
A类:
B类:
孤岛,翻译文学,文学期刊,勃兴,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休戚相关,民主社会,社会运行机制,意涵,传统观念,社会结构,公众舆论,表述空间,小觑,依附于,翻译活动,译作,外来文化,代转,转捩点,新知识,知识阶层,社会担当,突出表现,表现方式,注解,不失为,文学史,翻译史研究,鲜少
AB值:
0.3807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