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植被类型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恢复过程中4种不同植被类型(樟子松、花棒、柠条和沙柳)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样品中C,N,P含量.结果 樟子松叶片与凋落物C含量最高,N,P含量最低,叶片和凋落物C/N,C/P表现为乔木高于灌木;柠条土壤C,N,C/P,N/P与其他3种植被类型呈显著差异(P<0.05),叶片C与土壤C,N,C/P,N/P呈显著负相关,叶片N和N/P与土壤C,N,C/N,C/P,N/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受N的限制,灌木生长速度大于乔木,对土壤养分有明显的累积作用.
文献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化学计量;耦合特征
作者姓名:
郑浩浩;易文利;田苗;冯诗格
作者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3
引用格式:
[1]郑浩浩;易文利;田苗;冯诗格-.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植被类型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74-79,102
A类:
B类: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植被类型,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态恢复,恢复过程,樟子松,花棒,柠条,沙柳,凋落物,改善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分析测定,松叶,乔木,灌木,植物生长,生长速度,土壤养分,累积作用,耦合特征
AB值:
0.2922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