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区段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和酶活性研究
文献摘要:
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C、N、P化学计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是该区域生态恢复的重要决策依据.2021年1月通过野外调查、土样采集及室内分析,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32个样地表层土壤的C、N、P化学计量和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C、N、P元素含量受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影响,其含量均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的特征,而土壤C/N值(含量比)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土壤C/P值(含量比)和N/P值(含量比)均呈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②土壤脲酶(Ure)、β-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AP)的酶活性受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气候以及土壤、植被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活性均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的特征.③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P含量和酶活性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的特征.研究显示: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土壤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土壤酶活性存在空间差异,可能与不同区段的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有关;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植被能增加土壤C、N、P元素含量,提高土壤Ure、BG和AP酶活性.
文献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段;元素化学计量;酶活性
作者姓名:
阮长明;杜寿康;孙永玉;张春华;欧朝蓉;王猛;唐国勇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33;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昆明 6502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阮长明;杜寿康;孙永玉;张春华;欧朝蓉;王猛;唐国勇-.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区段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和酶活性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11):2486-2494
A类:
稀树灌草丛
B类: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段,土壤碳氮磷,碳氮磷化学计量,活性研究,土壤酶活性,区域生态,生态恢复,要决,决策依据,野外调查,样地,表层土壤,元素含量,受气,环境因子,游向,土壤脲酶,Ure,葡萄糖苷酶,BG,酸性磷酸酶,AP,不同植被类型,天然林,人工林,化学计量比,空间差异,元素化学计量
AB值:
0.179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