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校园欺凌现象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的视角
文献摘要: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认为,个体的"惯习"生成于其所在"场域",个体所拥有的"资本"是其实践决策的重要基础,个体在"场域"中行动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其在"场域"内的地位.基于"场域-惯习"理论,校园欺凌的生成逻辑是养成欺凌"惯习"的欺凌者,为了强化或提升自己在校园这一"场域"中的地位,而对校园内其他资本占有量明显少于自己的个体实施欺凌.可以通过采取改良欺凌者所生活的社会场域状态避免养成欺凌"惯习"、改善被欺凌者的资本状况、改变"唯分数"的人才评价标准等措施来防治校园欺凌.
文献关键词:
"场域-惯习"理论;校园欺凌;社会资本;象征资本
作者姓名:
沈小强
作者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引用格式:
[1]沈小强-.论校园欺凌现象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的视角)[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67-73
A类:
B类:
校园欺凌,生成逻辑,治理路径,布迪厄,惯习,中行,根本目标,校园内,占有量,所生,社会场域,被欺凌,人才评价,治校,象征资本
AB值:
0.2789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