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子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结合本草组鉴(HERB)检索昆仙胶囊所含中药的化学成分,并依据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指数(DL)筛选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并获取其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与OMIM数据库筛选出RA的靶点,利用Venn图制作网站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lueGo功能对公共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筛选出昆仙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81个,作用靶点913个,去除重复得到228个.从GeneCard数据库与OMIM数据库中获得RA的靶点4494个,通过交集获得公共靶点162个.揭示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β-谷甾醇及雷公藤甲素等5种成分是昆仙胶囊中的主要活性成分,AKT1、IL-10、STAT3、CASP8及CDKN1A可能是该药治疗RA的关键靶点.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昆仙胶囊干预RA的作用机制主要与活性氧代谢过程的调控、激酶活性的调节、IL-17信号通路等有关,涉及感染、炎症及免疫的重要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昆仙胶囊治疗R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示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节特点,为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文献关键词:
昆仙胶囊;类风湿关节炎;网络药理学
作者姓名:
袁梓珂;刘明林;杜娟;姚茹冰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 200433;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 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梓珂;刘明林;杜娟;姚茹冰-.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药学实践与服务,2022(06):519-525,545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昆仙胶囊,类风湿关节炎,RA,分子靶点,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本草,HERB,所含,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Genecards,OMIM,Venn,制作网,取药,Cytoscape,String,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ClueGo,富集分析,作用靶点,复得,GeneCard,交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谷甾醇,雷公藤甲素,囊中,主要活性成分,AKT1,STAT3,CASP8,CDKN1A,该药,关键靶点,活性氧代谢,代谢过程,激酶活性,生物过程,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分子生物学实验
AB值:
0.3506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