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获取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在Disgenet、Genecards、PharmGkb、TTD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特应性皮炎相关靶点;将药物-疾病共有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并利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确定芍药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结果 获得芍药甘草汤有效活性成分93种,潜在作用靶点244个,与特应性皮炎疾病共同作用靶点85个.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山柰酚、β-谷甾醇、芍药苷、槲皮素、芒柄花素、甘草查尔酮a和柚皮素等是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关键成分,并筛选出21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汤主要涉及膜筏、膜微区、转录调节复合物等分子组成,影响转录共调节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对活性氧的反应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163条通路,涉及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芍药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可与对应核心靶点蛋白形成稳定的对接模型.结论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了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初步揭示了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文献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特应性皮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燕;汤小涵;袁海龙;高茸
作者机构:
100142 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燕;汤小涵;袁海龙;高茸-.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22(06):471-478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芍药甘草汤,特应性皮炎,分子对接技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Disgenet,Genecards,PharmGkb,TTD,OMIM,靶标,STRING,蛋白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网络,功能分析,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Vina,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分子基础,潜在作用,作用靶点,关键靶点,山柰酚,谷甾醇,芍药苷,槲皮素,芒柄花素,查尔酮,柚皮素,关键成分,微区,转录调节,复合物,分子组成,节结,核受体,生物过程,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HIF,肿瘤相关,靶点蛋白,有效成分,潜在靶点
AB值:
0.2604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