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底栖动物的东江上游生态健康状况评价
文献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为系统评价东江流域上游生态健康水平,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2013年11月对东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鱼潭江、浰江、车田水、小庙水、彭寨水、沙洲水、罗浮水和黄麻布水进行采样调查,通过计算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指数,评估了8条支流的生态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东江流域上游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09属种,隶属5门、9纲、55科,其中水生昆虫为主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72.4%,EPT类群采集到18属种.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组成丰富,就不同水体而言,浰江的种类最丰富,小庙水种类数最少,各个支流均以水生昆虫类群占优势.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362个/m2,平均生物量为39.1 g/m2.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第一优势种,出现率90%,第二和第三优势种分别为涡虫纲一种(Turbellaria sp.)和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BMWP指数作为应用广泛的生物评价指数,对河流生态健康的指示作用最强,可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研究表明,东江上游8条支流的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中5条河流为极清洁.
文献关键词:
底栖动物;健康评估;BMWP指数;东江上游
作者姓名:
张辉;袁世辉;姚志鹏;赵永晶
作者机构:
广东省河源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河源 517000;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1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辉;袁世辉;姚志鹏;赵永晶-.基于底栖动物的东江上游生态健康状况评价)[J].水生态学杂志,2022(01):24-29
A类:
东江上游,Turbellaria
B类:
生态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评价,大型底栖动物,水生态健康,生物类,类群,东江流域,指示生物,支流,小庙,沙洲,浮水,黄麻,麻布,采样调查,Shannon,Wiener,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BMWP,Biological,Monitoring,Working,Party,条支,昆虫,物种数,EPT,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组成,虫类,占优势,生物量,河蚬,Corbicula,fluminea,优势种,三优,涡虫,sp,四节,Baetis,生物评价,评价指数,河流生态,指示作用,快速准确,健康评估
AB值:
0.3963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