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嘉陵江四川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
文献摘要:
为了解嘉陵江四川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9年5月份(春季)和8月份(夏季)对研究区域15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节肢动物21种(46.51%),软体动物18种(41.86%),环节动物4种(9.3%).调查区域优势种为卵萝卜螺(Radix ovata)、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梨形环棱螺(B.purificato)、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淡水壳菜(Limnoperna lacustris)、中华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和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ietes sinensis);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0.1 ind/m2和6.18 g/m2,夏季略高于春季,种类组成呈现时空差异性,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和Margalef指数)上游>下游,夏季>春季;研究区域水质介于Ⅱ~Ⅲ类水之间,嘉陵江渠化比例高,BI指数更适用于该区域水质生物学评价,水质呈现出上游优于下游,城市周边优于市区的变化特征.CCA分析表明,DO(溶解氧)、TP(总磷)、CODMn(高锰酸盐指数)和FV(流速)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嘉陵江四川段水域生态管理和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长江上游;大型底栖动物;CCA分析;生物多样性;水质生物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丹丹;詹雪梅;陶敏;陶鑫;黄静;王志坚;李斌
作者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四川内江641100;西南大学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丹丹;詹雪梅;陶敏;陶鑫;黄静;王志坚;李斌-.嘉陵江四川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03):602-614
A类:
Galba,purificato,cancellata,淡水壳菜,Limnoperna,lacustris,Neocaridina,Palaemonietes
B类:
嘉陵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质评价,群落结构特征,水体理化指标,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调查区,区域优势,优势种,萝卜,Radix,ovata,截口,truncatula,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梨形环棱螺,方格,Semisulcospira,denticulata,sinensis,中华小长臂虾,生物量,ind,略高于,种类组成,时空差异性,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Margalef,渠化,BI,水质生物学评价,出上,城市周边,CCA,DO,溶解氧,TP,总磷,CODMn,高锰酸盐指数,FV,关键环境因子,水域,生态管理,科学保护,长江上游,水质生物评价
AB值:
0.360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