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为探究黄柏河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分别于2021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黄柏河干支流13个点位进行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44种,分属于3门6纲14目38科,以节肢动物(65.91%)和软体动物(29.55%)为主.各季节优势种变化明显,冬季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纲为主,春季昆虫纲开始出现,夏季昆虫纲占比进一步增大,秋季优势种种群演化明显,冬春夏秋优势种更替率分别为56.25%,65.71%,68.42%和61.11%,四季共有优势种为秀丽白虾、铜锈环棱螺和闪蚬.空间分布上,下游物种数目较少,但密度及生物量较高且以软体动物为主;上游物种数目增多,密度及生物量却逐渐降低,水生昆虫比例越往上游越高.季节分布上,物种数目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而总密度及总生物量变化趋势相同,都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多样性分析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0.91~1.17,丰富度指数(dm)为0.96~1.45,均匀度指数(J′)为0.57~0.66,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季节差异不明显.多元排序表明,不同季节对底栖动物群落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有很大不同,冬季为总磷与河床粒径;春季为海拔高程;夏季为化学需氧量、海拔高程和电导率;秋季为pH、浊度和总氮;造成底栖动物季节性差异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海拔高程、pH、浊度、电导率和水温.空间分布上,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高程、营养盐水平、水温和河床粒径.相关性heatmap分析也表明,不同的底栖动物对环境因子响应差别较大.
文献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环境因子;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坤;崔玉洁;陈圣盛;熊伟唯;张续同;刘子健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宜昌443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坤;崔玉洁;陈圣盛;熊伟唯;张续同;刘子健-.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淡水渔业,2022(05):3-16
A类:
B类:
黄柏河,河大,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分布状况,干支流,共检出,分属,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各季,优势种,甲壳,昆虫纲,种群演化,冬春,春夏,夏秋,更替,秀丽白虾,铜锈环棱螺,物种数,往上,季节分布,总生物量,多样性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dm,均匀度指数,空间分布差异,季节差异,不同季节,动物群落,总磷,河床,拔高,化学需氧量,电导率,浊度,总氮,季节性差异,水温,营养盐水平,heatmap,群落结构
AB值:
0.2910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