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HH)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甲乳疝外科行补片加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15例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HH复发的主观指标主要依据改良Visick评分系统,客观指标包括术后半年随访时的胃镜、上消化道钡餐、上腹部CT和高分辨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症状性复发者首先经影像学检查评估有无客观证据,存在症状反复但无明确解剖复发证据者,需经食管测压和24 h pH监测有无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和病理性反流,必要时结合阻抗检查评价反流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复发时间距初次手术时间6~121个月,中位时间28个月。其中小HH(Ⅰ~Ⅱ型)4例,巨大HH(Ⅲ~Ⅳ型)11例。使用的3种类型补片的数量为4层SIS 5例,6层SIS 8例,复合补片2例。再发胃灼热、胃内容物反流等症状者10例,均为生物补片病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3例(2例为复合补片)。症状与检查结果不对应者4例(26.66%)。术后上腹部CT提示HH复发2例,但无明显GERD症状反复;自述GERD症状再现,但无明确影像学HH复发证据,食管测压和pH-阻抗监测未见病理性反流2例,均有轻度焦虑。再次手术探查4例,其中合成补片1例,生物补片3例,术前评估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HH复发。切取补片所在部位活检1例(合成补片),见显著胶原蛋白沉积和包裹的合成纤维组织。结论:应用补片治疗HH术后复发,重点分析其与解剖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是决定再手术与否的关键。
文献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复发;补片;Visick评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强;高木超;牛峻坚;王刚;刘晟;江道振;仇明;张伟
作者机构:
200003 上海长征医院甲乳疝外科;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强;高木超;牛峻坚;王刚;刘晟;江道振;仇明;张伟-.应用补片治疗食管裂孔疝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01):32-35
A类:
高分辨食管测压
B类:
术后复发,临床分析,HH,上海长征医院,疝外科,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复发情况,主观指标,Visick,评分系统,客观指标,后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上腹部,症状性,影像学检查,检查评估,客观证据,发证,经食管,无抗,抗反流,屏障功能,病理性,检查评价,复发时间,手术时间,中位时间,SIS,复合补片,再发,胃灼热,胃内容物,生物补片,吞咽困难,难为,应者,GERD,自述,阻抗监测,轻度焦虑,再次手术,手术探查,合成补片,术前评估,活检,胶原蛋白,合成纤维,纤维组织,解剖结构,再手术,胃食管反流病
AB值:
0.3114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