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型肝肾综合征患者90天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1型肝肾综合征(HRS)患者90 d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2018年10月29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1型HRS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5)和死亡组(n=164).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RS患者90 d预后的因素,绘制不同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肝性脑病、血清钠(N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ALT、AST、TBil、Alb、胆碱酯酶(ChE)、WBC、中性粒细胞(NE)、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Na、BUN、RDW、INR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HRS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0.918(0.880~0.957)、1.077(1.029~1.127)、1.019(1.005~1.032)、3.478(2.096~5.771),P值均<0.05].针对以上4个因素建立预测模型HRS-D,绘制各个因素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HRS-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762~0.864),诊断界值为-1.264,灵敏度为76.50%,特异度为72.50%.HRS-D和MEL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04,P<0.001),HRS-D评分与CTP评分、CTP评分与MELD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Na、BUN、RDW、INR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1型HRS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预测患者的90 d预后情况.
文献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肝硬化;预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冰冰;杨晋翔;张群;高方媛;王宪波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科,北京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北京1000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冰冰;杨晋翔;张群;高方媛;王宪波-.1型肝肾综合征患者90天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07):1561-1565
A类:
B类:
肝肾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析,预测模型构建,失代偿期肝硬化,HRS,相关危险因素,地坛,住院患者,预后情况,非正态分布,Mann,Whitney,logistic,不同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Turcotte,Pugh,CTP,肝性脑病,N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ALT,AST,TBil,Alb,胆碱酯酶,ChE,WBC,NE,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多因素分析,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
AB值:
0.2604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