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性机制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征,以高黎贡山隧道岩溶段砂岩为试验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镜和XRD衍射试验分析酸性溶液对砂岩宏观形貌、缺陷形态、孔隙结构、矿物组成成分以及孔隙率的改造作用,在不同浸泡时间节点对不同溶液中砂岩试件的质量、尺寸及三轴抗压强度等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溶液pH越低,同一时间节点内试件的孔隙率、质量和尺寸相对变化越大,且在各溶液中初期变化速率达到最快,后期均呈平稳趋势;2)在围压20 MPa条件下,与pH=7的溶液中49 d的岩样相比,pH=1的溶液中试件的三轴峰值抗压强度累计降低20.98%,其下降速率随时间推移而减缓,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且黏聚力对酸性溶液的敏感程度高于内摩擦角;3)在酸性溶液侵蚀作用下,试件内长石与方解石等组成成分大量消耗致使试件微观结构改变,且随着溶液pH值降低,试样孔隙间距增大,胶结物消耗加剧,溶蚀孔洞及微裂隙发育较好.
文献关键词:
酸性溶液;砂岩;化学侵蚀;损伤;时效特征;三轴压缩试验;微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洪义;王华;司景钊
作者机构: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广东省隧道结构智能监控与维护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1458;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洪义;王华;司景钊-.酸性溶液作用下砂岩损伤时效特性机制分析)[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02):244-252
A类:
B类:
酸性溶液,砂岩,机制分析,时效特征,高黎贡山隧道,隧道岩溶,试验分析,宏观形貌,缺陷形态,孔隙结构,矿物组成,组成成分,孔隙率,造作,浸泡时间,时间节点,试件,三轴抗压强度,同一时间,围压,中试,降速,时间推移,黏聚力,内摩擦角,敏感程度,侵蚀作用,长石,方解石,隙间,胶结物,溶蚀孔洞,微裂隙,裂隙发育,化学侵蚀,三轴压缩试验
AB值:
0.3447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