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对采集的光谱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阶导数(FD)、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平滑算法、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和标准化预处理以及FD+SNV、MSC+FD)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FD+SNV为最佳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方法;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成分数为14,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969 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1.308 4,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v)为0.817 1,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v)为3.105 2.经过外部验证,验证集火炬松针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有显著相关性(R=0.880 7).[结论]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火炬松针叶的儿茶素含量.
文献关键词:
火炬松;儿茶素;近红外预测模型;松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欣欣;冯志恒;林熙;李赛楠;黄少伟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欣欣;冯志恒;林熙;李赛楠;黄少伟-.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28-34
A类:
FD+SNV,MSC+FD,RMSEc
B类:
火炬松,松针,针叶,叶儿,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选育,生物活性成分,良种,单株,联用技术,LC,近红外光谱,光谱信息,一阶导数,态变量,转换法,平滑算法,乘积,正法,标准化预处理,偏最小二乘法,预处理方法,光谱预处理,预测准确性,Rc,验证集,Rv,RMSEv,外部验证,实测值,显著相关性
AB值:
0.18722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