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灵山岛及周边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究青岛灵山岛及周边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于2019年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48种渔业生物的δ13C和δ15N值,构建了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研究表明:灵山岛及周边海域食物网的δ13C值范围为-19.56‰ ~-16.08‰,平均值为-17.42‰ ±0.97‰,δ15N值范围为7.66‰~13.47‰,平均值为10.74‰ ±1.12‰.灵山岛海域大多数渔业生物属于次级、中级消费者,其中32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63~4.12,平均营养级为3.39;16种无脊椎动物营养级范围为2.41~3.41,甲壳类和头足类的平均营养级分别为3.12和3.35.三种类群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生态位重叠,鱼类的生态位宽幅较广,甲壳类营养冗余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头足类与其他物种营养关联紧密,可能在该海域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与黄海的其他海域相比,灵山岛及周边海域渔业生物的营养结构更稳定,群落抗干扰能力更强.
文献关键词:
营养结构;食物网特征;稳定同位素;渔业生物;灵山岛
作者姓名:
张宇洋;董建宇;孙昕;詹启鹏;王林龙;张秀梅
作者机构: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3;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引用格式:
[1]张宇洋;董建宇;孙昕;詹启鹏;王林龙;张秀梅-.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灵山岛及周边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8):40-51
A类:
食物网特征
B类:
稳定同位素技术,灵山岛,海域,渔业生物,生物群落,营养结构,航次,底拖网,13C,15N,连续营养谱,次级,中级,鱼类,平均营养级,无脊椎动物,动物营养,甲壳类,头足类,类群,营养生态位,生态位重叠,宽幅,冗余度,抗干扰能力,承上启下,黄海,更稳
AB值:
0.22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