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梅梁湾鲢鳙生态增殖区内外食物网结构差异
文献摘要:
为探究鲢(llypophtk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的生态增殖对食物网结构的影响,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梅梁湾生态增殖网围区内及自然湖区(网围外)食物网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网围内外部分底层鱼类及底栖动物的δ13C值差异显著(P<0.05),且均表现为网围内高于网围外;营养级分析结果显示网围内食物链长度(4.45)和平均营养级(3.59)均高于自然湖区(4.10和3.38),网围内几种肉食性鱼类[黏皮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和刀鲚(Coilia nasus)]的营养级明显高于网围外;网围内各类营养生态位指标均低于网围外;环形统计方法的矢量图结果显示,网围内食物网的δ13C值整体较网围外更低.结果表明,从群落食物来源角度来看,群落整体的δ13C值偏低可能意味着对δ13C值偏低的浮游生物食物源的利用增加.根据稳定同位素结果推测网围区的沉积物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会随食物网传递到群落其他组分.生态增殖网围内的平均营养级、食物链长度和营养冗余程度均高于网围外开阔水域,说明网围内群落可能较网围外有更高的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鲢鳙;增殖放流;营养级;食物网结构;梅梁湾;稳定同位素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冬福;任泷;任可成;崔伟;徐东坡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冬福;任泷;任可成;崔伟;徐东坡-.梅梁湾鲢鳙生态增殖区内外食物网结构差异)[J].中国水产科学,2022(11):1601-1611
A类:
llypophtkalmichthys,Mugilogobius,myxodermus,Protosalanx,hyalocranius
B类:
梅梁湾,鲢鳙,区内外,食物网结构,结构差异,molitrix,Hypophthalmichthys,nobilis,稳定同位素技术,湖区,底层鱼类,底栖动物,13C,内食,食物链,链长,平均营养级,肉食性,虾虎鱼,红鳍原鲌,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银鱼,刀鲚,Coilia,nasus,营养生态位,统计方法,矢量图,食物来源,浮游生物,食物源,测网,沉积物,余程,开阔,水域,明网,增殖放流
AB值:
0.3700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