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渤海莱州湾硬骨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及演变
文献摘要:
莱州湾作为黄渤海众多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其鱼类早期发生量和补充量直接影响渤海乃至黄海渔业资源动态及其可持续性.实验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构建莱州湾鱼卵、仔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阐述近40年来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 显示,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处在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2010-2019,以下同此表示)初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均又呈现一定程度回升.鱼卵和仔稚鱼种类数由1980s的44种,1990s前期的34种、后期的40种,2000s的35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的24种,2010s中后期开始逐步回升至38种.当前鱼卵种数仅为1980s的60%左右,资源丰度不足彼时三分之一;仔稚鱼种数为1980s的四分之三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的90%.生命周期短、性成熟早、处于食物链低端的中上层和底层小型鱼类为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的主体成分.长期变化,相同季节优势种种类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栖息类型、适温类型产卵亲体种数均呈先降后升变动趋势,全年综合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研究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莱州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这些变化均由一系列复杂并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鱼类早期资源每个物种数量动态相互作用驱动,是捕捞和环境双重压力下导致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文献关键词:
硬骨鱼类;鱼类早期资源;补充量;物种多样性;长期变化;时间序列分析;莱州湾
作者姓名:
卞晓东;万瑞景;金显仕;单秀娟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卞晓东;万瑞景;金显仕;单秀娟-.渤海莱州湾硬骨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及演变)[J].水产学报,2022(01):51-72
A类:
B类:
莱州湾,硬骨鱼类,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黄渤海,渔业生物,栖息地,发生量,补充量,黄海,渔业资源,资源动态,调查资料,合补,仔鱼,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浮性,群聚,演替过程,资源结构,更替,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物种多样性,鱼种,2010s,下同,同此,低值,回升,1980s,1990s,2000s,逐次,彼时,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周期短,性成熟,食物链,低端,中上层,体成分,长期变化,鱼卵仔稚鱼,年际,年代际,产卵,亲体,先降,变动趋势,陆架,浅水,底层鱼类,物种数,数量动态,捕捞,双重压力,鱼类群落,内生态,生态位,位错,具体体现
AB值:
0.312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