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
文献摘要:
陆架边缘海是全球海洋重要的碳汇区域,而近岸岛屿毗邻海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边缘海域,具有来自海洋与陆地的不同碳来源,在碳循环和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2020年秋季庙岛群岛毗邻海域底栖食物网中不同碳来源(浮游植物、大型藻类、悬浮颗粒有机物和底质有机物)对主要消费者类群(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鱼类、底栖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相对贡献,并以此对海洋碳汇和碳汇渔业展开了讨论.结果显示,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生物类群的潜在碳来源主要为藻类(包括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和海底底质有机质(SOM),但悬浮颗粒有机物(POM)的贡献较低.碳来源主要以内源性碳(海源)为主.由于大型藻类对水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贡献明显高于鱼类,在碳汇渔业的指导下,合理科学地进行藻类增养殖,并通过贝类或以贝藻为食的鱼类混和养殖可能增加碳汇能力,从而促进碳汇渔业的发展.
文献关键词:
庙岛群岛;碳来源;食物网;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SIAR);海洋碳汇;碳汇渔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山东长岛近海渔业资源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山东 烟台 265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永松;单秀娟;杨涛;金显仕;韦超-.庙岛群岛毗邻海域秋季底栖食物网潜在碳来源贡献及对碳汇渔业的思考)[J].渔业科学进展,2022(05):132-141
A类:
庙岛群岛毗邻海域
B类:
底栖,食物网,碳来源,碳汇渔业,陆架边缘海,全球海洋,碳汇区,近岸,岛屿,碳循环,海洋碳汇,碳氮稳定同位素,贝叶斯混合模型,浮游植物,大型藻类,悬浮颗粒,底质,类群,无脊椎动物,杂食性,鱼类,肉食性,相对贡献,生物类,海底,有机质,SOM,POM,内源性,贝类,或以,混和,碳汇能力,Stable,isotope,analysis,SIAR
AB值:
0.2525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