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东田横岛海域长牡蛎性腺发育及生化成分周年变化
文献摘要:
为了阐明青岛近海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性腺发育周期及生化成分周年变化,于2019年4月—2020年3月,对青岛田横岛海区长牡蛎的性腺发育周期、生化成分(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周年变化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叶绿素a)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调查区长牡蛎性腺发育周期分为两个阶段:休止期(10—12月)和配子发生期(1—9月).少部分长牡蛎配子发生于温度较低的1月(5.4℃),随着温度升高配子逐渐发育成熟,在6月温度较高(20℃)和叶绿素a浓度较大(1.67μg·L-1)情况下,配子进入排放期.在配子发生期间,随着配子的成熟,条件指数和卵径在5月达到最大值,在配子排放后降低.生化成分含量为:在冬末春初浮游植物繁殖期间糖原含量储存在长牡蛎各组织中,随着性腺发育,各组织的糖原含量逐渐下降,为配子发育提供能量,这表明贮藏在各组织的糖原是配子发生期间的主要能源物质;性腺-内脏团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随着卵径增加呈上升趋势,产卵后其含量显著下降,表明脂肪和蛋白质与配子发育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田横岛海域长牡蛎配子的发育方式为保守种模式.
文献关键词:
长牡蛎;性腺发育;生化成分;环境因子;季节变化;田横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吕敏;李琪
作者机构:
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敏;李琪-.山东田横岛海域长牡蛎性腺发育及生化成分周年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33-40
A类:
B类:
东田,田横岛,海域,长牡蛎,性腺发育,生化成分,周年变化,青岛近海,Crassostrea,gigas,海区,区长,环境因子,盐度,叶绿素,调查区,休止期,配子发生,发生期,少部分,分长,发育成,卵径,成分含量,冬末,浮游植物,繁殖期,糖原含量,供能,贮藏,原是,要能,能源物质,内脏,蛋白质含量,产卵,季节变化
AB值:
0.2737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