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亚热带红壤不同粒级有机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有机培肥的响应
文献摘要:
为了解红壤区不同粒级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有机培肥的响应,以湖南省祁阳县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秸秆还田和施加有机肥的实验.采用湿筛法得到粗颗粒(>250μm)、细颗粒(53~250μm)和矿质结合组分(<53μm)共3种土壤粒级组分,利用元素分析仪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分别进行碳、氮含量和土壤化合物化学组成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27 a的有机培肥处理大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同秸秆还田相比,施加有机肥的增碳效果更显著.②全土中,施加有机肥使有机碳与总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1%和32.0%,而未显著影响土壤的C/N(P>0.05).③粗颗粒中含有较多的芳香烃和木质素(主要指示植物来源);细颗粒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族化合物;矿质结合组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化学亲和力.同粒级组分相比,有机培肥对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对木质素和氨基化合物的影响上.综上,粒级组分对土壤的碳、氮含量与有机质的化学组成起主要调控作用,有机培肥方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文献关键词:
中亚热带红壤;粒级;有机质化学特征;有机培肥;土壤有机质
作者姓名:
燕明蕊;李冬初;张会民;娄翼来;王义东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引用格式:
[1]燕明蕊;李冬初;张会民;娄翼来;王义东-.中亚热带红壤不同粒级有机质的化学特征及其对有机培肥的响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68-74
A类:
中亚热带红壤,有机质化学特征
B类:
不同粒级,有机培肥,红壤区,土壤有机质,祁阳县,旱地红壤,秸秆还田,有机肥,湿筛法,粗颗粒,细颗粒,矿质,元素分析仪,热裂解,Py,氮含量,土壤化,化学组成,有机碳,增碳,碳效,总氮,芳香烃,木质素,指示植物,植物来源,脂肪族,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化学亲和力,氨基化
AB值:
0.2532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