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毛竹林皆伐和剩余物保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态修复是当前中国亚热带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了解毛竹林皆伐和剩余物保留后迹地土壤的自然恢复状况可为毛竹林生态修复提供指导.[方法]在毛竹林皆伐迹地设置了保留采伐剩余物(UR)、清理采伐剩余物(CR)和未采伐毛竹林地作为对照(ck)等3个处理.5 a后,通过土壤调查与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土壤指标变化,运用模糊判别和主成分分析,定量评价毛竹林皆伐后土壤自然恢复效果.[结果]①CR、UR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比ck降低31%和14%(P<0.05),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均高于ck;UR处理土壤的持水力整体优于CR处理.②CR、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高于ck,各指标增加幅度为117%~123%;有效磷则表现为CR处理极显著(P<0.01)低于UR和ck;由于保留了毛竹林皆伐后采伐剩余物,UR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显著高于CR处理33%~99%(P<0.05);③CR、UR处理土壤脲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ck;UR处理土壤3种胞外酶活性均高于CR处理46%~98%.④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得到较好恢复,毛竹林皆伐后恢复迹地土壤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采伐剩余物保留样区、采伐剩余物清理样区、毛竹林样区.[结论]毛竹林皆伐后的土壤经过5a自然恢复,与毛竹林林地土壤相比得到较快修复,毛竹林皆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更有利于土壤修复.
文献关键词:
毛竹;皆伐;土壤肥力;综合恢复评价;自然恢复;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宗悦;吕时新;徐钧杰;陈旭;楼一恺;祁祥斌;余树全
作者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 金华32130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1201;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杭州3113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宗悦;吕时新;徐钧杰;陈旭;楼一恺;祁祥斌;余树全-.毛竹林皆伐和剩余物保留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06):1289-1295
A类:
综合恢复评价
B类:
毛竹林,皆伐,土壤质量,Phyllostachys,edulis,生态修复,亚热带地区,留后,迹地,自然恢复,恢复状况,采伐剩余物,UR,CR,ck,土壤调查,不同处理,指标变化,定量评价,后土,恢复效果,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田间持水量,持水力,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土壤脲酶,葡萄糖苷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胞外酶活性,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得分,5a,林地土壤,比得,土壤修复,土壤肥力
AB值:
0.2079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