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DPSIR模型的京津冀耕地利用转型及驱动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DPSIR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京津冀耕地转型的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8年,京津冀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林草地的比重最大,分别为67.16%和23.14%;在空间分布上,冀中平原区主要存在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转换,冀东北、冀西太行山区主要存在耕地与林草地间的转换,坝上地区主要存在耕地与林草地及未利用地间的转换;京津冀耕地转型主要受城市经济、人口社会、农业发展等区域性因素及以坡度为主的空间性因素驱动.京津冀的耕地转型是人类活动、经济发展、地形地势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下的结果,应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管护,强化空间规划实施监督,引导土地覆被变化朝预期方向发展.
文献关键词:
耕地转型;驱动因素;京津冀;DPSIR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强;油畅;何小松;崔骏
作者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强;油畅;何小松;崔骏-.基于DPSIR模型的京津冀耕地利用转型及驱动因素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2):97-105
A类:
B类:
DPSIR,京津冀,耕地利用转型,驱动因素,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与空间,空间计量模型,耕地转型,时空变化,驱动机理,建设用地,林草地,冀中平原,平原区,冀东,冀西,太行山区,坝上地区,未利用地,城市经济,空间性,人类活动,地势,多重因素,耕地数量,管护,空间规划,规划实施监督,土地覆被变化
AB值:
0.35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