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南省县域土地利用适宜度空间格局特征及分区调控
文献摘要:
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发展差异日趋凸显,探讨土地利用分区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寻求自身发展优势和平衡国土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构建土地利用适宜度指标,以河南省县域单元为例划定主体土地利用类型区并诊断其障碍因子.首先采用熵值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测算县域土地利用适宜度并分析其交互作用,随后运用三维魔方法、障碍度模型进行分区域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土地利用适宜度呈现出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城镇建设高值区呈点状分布,农业发展高值区集中连片分布于河南省东部,生态利用高值区则集中分布于河南省西部地区;②河南省多数县域在适宜度交互作用分析中为单一土地利用优势区,且不同类型土地利用适宜度间具有明显负相关性;③基于土地利用适宜度与交互关系可将河南省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单一导向区、复合导向区共7种类型,城镇建设障碍因子主要围绕人口密度、固定资产投入等指标,农业发展障碍因子则包含土地垦殖率、人均粮食产量等指标,生态利用障碍因子则集中于森林覆盖率与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指标.研究结果能够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文献关键词:
土地利用适宜度;空间格局;三维魔方;分区;障碍诊断;河南省
作者姓名:
成筱溪;李效顺;和伟康;倪衡;赵子龙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江苏徐州 221116;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5;江苏贾汪资源枯竭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演替教育部野外观测研究站,江苏徐州 221116
引用格式:
[1]成筱溪;李效顺;和伟康;倪衡;赵子龙-.河南省县域土地利用适宜度空间格局特征及分区调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1):153-165
A类:
土地利用适宜度,指标体系评价法
B类:
度空间,空间格局特征,分区调控,区域发展差异,异日,发展优势,国土空间,县域单元,划定,土地利用类型,类型区,熵值法,三维魔方,障碍度模型,障碍因子诊断,空间分异特征,城镇建设,点状,集中连片,生态利用,交互作用分析,优势区,交互关系,类型划分,人口密度,固定资产,发展障碍,垦殖,粮食产量,利用障碍,森林覆盖率,生态旅游资源,资源质量,质量指标,县域社会,土地利用优化,决策依据,障碍诊断
AB值:
0.2766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