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南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文献摘要: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模型方法,对2006—2017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发展演化、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7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偏低,时序演变较稳定,主要处于中度协调等级,仅有郑州市一直为高度协调城市,低度协调型城市数量众多;河南省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不显著,高高集聚、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型的城市数量较少,但正相关的高高集聚城市的数量多于高低型和低高型城市;政府政策、经济开放度、科研环境、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对河南省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提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开放度和科研环境的影响较强,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最弱.
文献关键词:
区域创新;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建伟;胡正玉;马慧丹;郑锋琪
作者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建伟;胡正玉;马慧丹;郑锋琪-.河南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13-119
A类:
B类:
耦合协调分析,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多元线性模型,模型方法,省区,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发展演化,空间集聚特征,耦合协调水平,时序演变,郑州市,低度,调型,市数,高低型,低高型,政府政策,经济开放度,科研环境,市场化水平,最弱
AB值:
0.2824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