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一致性的基本认识
文献摘要: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42个区(县、市)为样本,探索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过程的一致性.结果 表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横向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基数均较低,增长空间大.2000-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量的σ检验发散,而劳动生产率增速绝对β收敛,且第二、三产业收敛速度高于第一产业.莫兰指数(Moran's I)、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模型验证与绝对β收敛趋于一致,存在空间收敛演进态势.但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空间格局研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成势的任务艰巨.通过多层级城市集聚、产业转型调高调优产出增速与增值,加速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与扩散相互交替、相互转化,垫高县域低值生产率,促进空间均衡演化,是改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存发展断陷的前提.一个持续不断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的同向、同步是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标度.
文献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空间均衡趋同;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一平;杨悦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伊斯兰堡45320,巴基斯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一平;杨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一致性的基本认识)[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24-35
A类:
空间均衡趋同
B类:
劳动生产率,圈内,三次产业,均衡过程,横向比较,基数,长空,发散,收敛速度,第一产业,莫兰指数,Moran,空间自相关,空间分布模型,模型验证,空间收敛,演进态势,空间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艰巨,多层级,城市集聚,调高,高调,调优,空间集聚,相互转化,垫高,高县,低值,断陷,标度
AB值:
0.2639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