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响应假眼小绿叶蝉侵害的代谢组学研究
文献摘要:
以被假眼小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根据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小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小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茶叶;假眼小绿叶蝉;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差异代谢物
中图分类号:
[3]
农业科学(S)
/
植物保护(S4)
/
病虫害及其防治(S43)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S435)
/
经济作物病虫害(S435.6)
/
饮料作物病虫害(S435.71)
/
茶病虫害(S435.711)
作者姓名:
王芬;木仁;李国栋;喻佩;李静;崔宝禄;吕立堂
作者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芬;木仁;李国栋;喻佩;李静;崔宝禄;吕立堂-.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响应假眼小绿叶蝉侵害的代谢组学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543-549
A类:
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假眼小绿叶蝉
B类:
侵害,代谢组学,组学研究,侵染,茶树叶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质谱技术,代谢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倍数,差异代谢物,代谢物注释,芥子酸,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木质素,碳四,烯酸,乙酯,亚麻酸,酸代谢,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类黄酮,苯乙,乙醛,苯丙氨酸解氨酶,酶催化合成,马钱苷酸,单萜,生物合成通路,酸含量,为害,萜类物质,害虫,黄酮类化合物,茶叶
AB值:
0.1790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