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 6.0)探索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相互关系及结构形态,继而运用QAP相关分析(二次指派程序)与地理探测器揭示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增强,旅游经济联系整体网络逐步完善;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弱化,区域内旅游经济联系两极化现象明显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发展受旅游资源丰度、邮电业务总量、空间邻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专利授权数以及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等多种驱动因素的综合影响;各驱动因子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具有异质性.
文献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驱动因素;社会网络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正蕾;官永彬
作者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正蕾;官永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2):87-97
A类:
B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驱动因素,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结构形态,QAP,二次指派程序,地理探测器,逐步完善,城市旅游经济,经济联系网络,渐弱,两极化,极化现象,网络发展,旅游资源,资源丰度,邮电业,邻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专利授权数,旅游收入,综合影响,驱动因子,时间节点
AB值:
0.2241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